首页 资讯 > 正文

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中板厂钳工、高级技师李光伟——毫厘之间显功力

2023-07-31 15:14:03 来源:经济日报

毫厘之间显功力(主题)

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


(资料图片)

“钳工对装配操作的精细度是按照毫厘计算的。”河钢集团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邯钢公司”)新区中板厂钳工、正高级工程师、高级技师李光伟说,零部件打磨精度超标时,要反复测量、调试至符合标准为止,争取做到“零误差”。

“毫厘之功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,李光伟在邯钢公司中板厂已经工作近28年。目前,他主要从事设备维检改造和技术攻关等工作。作为邯钢公司钳工维修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,他先后带头攻关250余项课题,获得90余项国家专利,累计创效9700多万元,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。

勤学苦练技能

李光伟是邯钢子弟,对父辈生活工作的钢铁厂有着特殊的情怀。初中毕业,他主动报考了邯钢技校钳工专业,立志成为一名能工巧匠。

在技校学习期间,不论是文化课还是技术实践课,李光伟都名列前茅。他利用在校时间不断地练习钳工锉配动作,一遍遍锉配同一个工件,直至达到配合精度要求。李光伟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:这个小伙子不怕苦、勤动手,把基本功练得很是扎实,还善于把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融会贯通。

1995年从技校毕业后,李光伟被分配到邯钢公司当钳工,主要从事机械工具的制造维修和加工零部件的装配修整。自此,他开始了钳工的职业生涯。熟悉钳工岗位的人都知道,这活儿又苦又脏又累,但李光伟始终认为,坚持自己选择的路,无惧曲折和艰辛,肯定会有所收获。

为快速进入工作状态,李光伟仔细观察设备运行,跟在车间老师傅身边追着问、仔细记。钳工技术训练场地离他所在的中板厂走路要几十分钟,他经常趁着午休时间跑去练习。渐渐地,老师傅们发现李光伟有股学艺的执着劲,干活儿时都愿意让他试着上手。很快,李光伟将技术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烂熟于心,和他一同入厂的技校生还不会看图纸时,他就能绘制零部件图纸了。

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,他坚持每年参加各种钳工技能大赛,名次不理想,就向厂里的技术能手和高手虚心请教;为掌握更多新的技术理论知识,他自学机械类的大专课程,一点一滴积累,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。

凭着勤学苦练的精神,李光伟在岗位上快速成长。仅用几年时间,李光伟就从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车间里的技术骨干,被评为二级操作技能专家、钳工高级技师。2010年,他获得河钢集团“金牌工人”称号;2012年,代表河钢集团参加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钳工技术比武,一举摘取桂冠……

善于研判问题

对待工作,李光伟有一股“犟”劲,遇到难题爱钻研,善啃“硬骨头”。2012年,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成立钳工创新工作室,李光伟以过硬的技术成为其中一员,也成为公司克难攻坚的“主攻手”。

2014年,邯钢公司对宽厚板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,李光伟作为检修更换机架辊项目的具体负责人,配合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轧机牌坊的加工及测量工作。项目进行中,机架辊总是无法顺利拆除,李光伟发现,这是因为厂家的机架辊更换专用提升装置存在设计缺陷,导致使用中易出现弯曲变形,而技术专家却对此说法并不认可。

“用行动证明、用事实说话是他的一贯作风。”邯钢新区设备环保部部长赵旭明介绍,李光伟动手改进装置,反复调试提高整体强度,避免提升力矩过度集中。最终,变形问题得到解决,机架辊实现顺利更换,技术专家佩服不已。此后,李光伟还对生产线设备实施多项改进,使机架辊的使用寿命由1个半月延长至18个月,为公司每年节约备件费近400万元。

“遇到问题善于分析研判,胆大心细、技术过硬。”同事们经常这样称赞李光伟。闸机上的位移传感器是控制钢板厚度的重要零部件,由于是进口元件,曾经一旦出现故障就得寄往国外维修,严重影响生产效率。如果由公司来修,万一拆卸后修不好,坏掉一个元件就要损失30多万元。一次,公司遇到位移传感器故障,李光伟经过技术分析,研判出故障原因是机械卡阻。“找到问题根源后,我对零部件反复测量、调试,做到零误差,成功解决了位移传感器问题。”李光伟说。从那以后,公司的位移传感器不再送出国门维修。截至目前,李光伟修理了30余个位移传感器,为公司节约费用80余万元。

主动攻坚克难

李光伟在岗位上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,不断攻克技术难题,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。

2021年以来,邯钢中板厂全面推进高效生产,努力将装备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,如何将现有生产线装备潜能释放出来成为难题。此前,中板厂没有专门用于更换轧机弯辊块的装置,不仅更换时间长,而且更换后设备精度难以保障,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
李光伟把目光聚焦到轧机弯辊块更换装置上。他主动承担轧机弯辊块更换装置攻关任务,翻阅大量资料,研究生产线特点,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,设计出适用方案,带领工友先后攻克了焊接、设备对中难题。用时近1个月,制作出轧机弯辊块快速更换装置,实现8小时快速更换,每年可增创效益50余万元。

2021年,邯钢新区建设项目启动,李光伟主动请缨加入粗轧机自主安装团队。轧机是中板生产线上的大型核心设备,其安装精度直接决定后期产品质量。“两套轧机的安装精度调整和设备安装工作均由本厂职工承担,这是一个巨大挑战,也是考验技术、提升能力的好时机。”李光伟说。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,他带领40名非设备专业岗位操作职工,承担了装配中板厂两套3500毫米轧机设备的任务,总吨位超过10000吨。

安装施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诸多方案经测试论证被淘汰,工作一度陷入困境。李光伟反复优化方案,创新测量方法,提出了“中大型设备快速安装找正测量操作法”,测量精度超过国标,且找正时间减少50%。

李光伟还自主设计了控温轧制板坯快速冷却装置,缩短钢坯控温轧制时间,每天多生产钢板17块,年创效700多万元;自主设计矫直机花键齿快速定位装置,使换辊时间由20小时缩减至5小时以内。李光伟以开拓创新、精益求精的精神攻坚克难,不断实现技术突破,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。

培养人才队伍

“他是技术上的‘大拿’,也是职业发展的领路人。”这是李光伟徒弟张明山对他的评价。2019年,李光伟成为钳工创新工作室新任带头人,致力于培养精通技术、创新钻研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。“一个人来做,不如一群人来做。”李光伟说。

在培训和授课的过程中,李光伟十分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。他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,而且鼓励学员深入了解生产实践的全过程,做到实践出真知。在李光伟的带领下,钳工创新工作室深入厂区30多个岗位开展“门诊服务”,累计集中授课、青工培训百余课时,培训职工近2万人次。通过“师带徒”方式,经他培养的员工大都成长为骨干。他带出的徒弟中,有3人获得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钳工比赛冠军,1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北省钳工比赛亚军。他所带领的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。

如今,李光伟和他的团队每年完成邯钢创新课题20多项。“匠人要有执着、坚守之心。”李光伟说,新时代的工人就要创新探索,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一线,用智慧与汗水实现自身价值,争取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