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读中戏,藏着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哀
“中戏女孩入学前11天,妈妈竟带着录取通知书跑了。”
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,大为震惊。
重庆一女孩高考考了563分,想报考中央戏剧学院。但是妈妈希望她一辈子留在重庆当老师,于是母女俩上演家庭谍战片。
(资料图)
填写志愿时,妈妈逼迫女儿填写定向师范专业。女儿趁妈妈没发现,悄悄改了志愿。
收到中戏入取通知书后,妈妈偷偷在入学前几天把女儿所有入学材料偷走跑了,留下一张纸条“对不起”。
可以想象这个女儿在看到字条的当时是多么绝望和崩溃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就像网上那句热门评论:这是妈妈打着“为孩子好”的旗帜,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。
现实生活中,总有这样的父母,用“我为你好”去禁锢孩子的生活,强烈的控制欲压得孩子喘不过气。
越是想把孩子拴在身边,最终越是把孩子往逃离自己的路上推。
《读懂孩子》一书曾说:
“孩子的人生属于他自己,成长需要自我探索,任何人替代、包办不了。”
对什么感兴趣?要读文科还是理科?穿什么风格的衣服?
孩子有自己的一生,他们有独立的个性,有独立的意志。
父母可以引导,但无法一刀切地控制和决定。
新闻中的妈妈,明显过分干涉、甚至想决定孩子的一生。
但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父母也不在少数:
“不可以,垃圾食品不可以吃。”
“不可以,这个衣服颜色不适合你,换一件。”
“我这都是为你好。”
“你是我生的,你要听我的。”
他们总是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,严格控制孩子所有生活细节——
安排孩子的衣食住行;偷看孩子的日记本;安装摄像头对孩子实施24小时监控等等。
种种看似“为你好”的行为,其实是为了满足对孩子过度的控制欲。
就像《小欢喜》里英子的妈妈宋倩,和前夫离婚后,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。
为了孩子英子的高考,辞去了重点高中金牌物理老师的职位;
为了更好的监督英子学习,把英子的卧室连着客厅的墙壁打通,360°全方位盯着女儿;
隔离一切英子与学习无关的爱好和活动,包括想去南大天文的梦想。
英子默默忍受母亲这份“沉重”的爱,心理却逐渐出现问题。
最终,她把压在心里的压力、不满爆发出来,离家出走,还差点跳海。
武志红老师说:“没有一个灵魂,愿意被别人的意志束缚,每个生命,生来要成为他自己。”
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命运,而不是掌控孩子的命运;要做好孩子的副驾驶,而不是抢过孩子的方向盘。
孩子有自己的人生,有自己的轨迹。
把他还给他自己,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熟和智慧。
海灵格博士说:
“爱是秩序的一部分。秩序是被绑定的,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。”
如果秩序反常,必生事端。
父母只是父母,是孩子人生的指引者,不是主宰者。
我们最该做的,是让父母做回父母,别让爱因为控制欲失去了秩序。
一旦抱着我能决定或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想法,就站在了主宰者的高位。
当亲子关系不再平等,必然会出现问题。
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,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。
但最让人动容的不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,而是他与儿子大江光的故事。
大江光是一个特殊孩子,智力远远低于同龄孩子。
6岁时还不会说话,也不与外人交流。
但是大江发现光对声音非常敏感,比起人类的语言,他更能记住鸟的歌唱声。
甚至听到鸟叫声,就能哼出唱片上学到的小鸟名称。
此后,大江根据他的喜好对他在音乐方面进行引导和悉心培养,送他去学钢琴和谱曲。
最终光被培养成了知名作曲家,甚至获得国际艾美奖。
大江是这样描写自己的家庭关系的:“自由的,松散的关联状态。”
他认为,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,而是同盟者。
作为智力障碍者,大江光比普通孩子更难决定自己的一生。
但是他的父母尊重他,不是用专断的方式决定孩子的一生,而是细心去观察什么是孩子想要的,以尊重孩子、听从孩子内心的方式去爱他。
在大江看来,放手,给孩子空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。
周围却有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,希望孩子永远在自己控制之中。
当孩子想尝试新鲜事物时,他们说:“别,危险!”
当孩子想接受某项挑战时,他们说:“别,会失败的!”
这些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实行包办控制,结果是孩子成为“巨婴”宝宝,无法自主处理问题。
或者“帮”孩子做决定,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,结果是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放手,给孩子足够的自由,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,做出自己的决定。
不仅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,还锻炼了独立性和自信心。
相信孩子,摒弃过分的干预和控制,才能让家庭关系回归自由与平和。
回到上文,新闻中那个妈妈的行为令人发指,但我心里也不免同情她。
她霸道、专断、控制欲极强,真相可能是——或者她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,所以她不知道如何给予,也没有办法给予。
著名心灵导师奥南朵说:“没人能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,我们的父母也一样。”
她可能是一个从小没有得到爱而缺乏安全感的妈妈,因此在孩子身上用强烈的控制来填补自己童年时的某种缺失。
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承接了父母的意识、态度、想法,甚至是他们的情绪、惯性。
在奥南朵的工作坊上,有个女孩说起她的故事:
这个女孩从小一直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重视,但是因为是女孩,父亲根本看不到她,从来没有肯定过她。
这在她一生的潜意识中埋下种子:“我是女孩,我很可怜,我不值得拥有足够的的金钱来过舒适的生活。”
奥南朵对她说:
“这些并不是关于你的问题,而是你父亲的。他就是这样样子,这是他学习到的,他对待每个女人都一样的。跟你没有关系。
他是你的父亲,你没有办法换掉他。你能做的就是成长,去挣脱那个无意识的小孩子的故事,开始自由享受你的人生。”
父母的价值观、态度会潜移默化成为子女的潜意识,藏在意识之下。
我们甚至没有察觉:原来我这么像我们的父母。
那我们又该如何挣脱父母的羁绊,找回真实的自我?
1.学会课题分离,把自己分离出来
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:
人际关系的困扰往往来自于我们对他人的课题随意干涉,或是他人对我们的课题随意干涉所致。
父母过分干预、控制孩子的人生,这就打乱课题,混乱了自我与他人的课题。
试着把父母的情绪和责任还给他们自己,不要为了他们的情绪而顺从、压抑自己。
这是他们的课题,把自己分离出来,不被潜意识干扰。
2.找到内心的期待,恢复对生活的掌控
去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,什么是自己真正的想法?什么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?
首先你要找它,下一步才能告别人你要的是什么。
找到自己对生活的期待,恢复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这是一种寻找真我的过程——
去寻找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区别,去挣脱来自父母的潜意识,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:
“父母真正的成功,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。这种分离越早,你就越成功。”
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,都应该分离自己与孩子/父母的关系。
认清自己的位置,让父母做回父母,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。
为人父母,最好的安排就是让孩子做自己世界的主角,我们在台下为他/她们鼓掌。
而为人子女,最大的自由,就是相信:关于原生家庭,我们永远有逃离、成长、超越的能力。
来源: 帆书 原樊登读书
关键词:
责任编辑:宋璟
-
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读中戏,藏着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哀
-
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芯源微202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5.48%
-
拉芳家化上半年净利润5438.4万元 创下近五年最佳业绩
-
康铂酒店城市漫游计划—这次真的蚌埠住了!
-
中国能建:中标240亿元建设运营总承包项目
-
客服系统推荐(客户服务的最佳解决方案-喜鹊声声)
-
奥运冠军张军出任南京体育学院副校长
-
重返未来1999新版本1.3什么时候出 重返未来1999行至摩卢旁卡上线时间介绍
-
上司最青睐: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极致的劲头
-
广宇发展:8月25日融券卖出金额40.14万元,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.97%
-
玩的就是心跳!钢厂梭哈!钢价要飞?
-
中国恒大发布中报 净亏损392.5亿元
-
化解农民工薪资纠纷!他们为广州特殊群体“撑腰”
-
两男子禁钓区用活泥鳅钓鱼获刑,法官:看似垂钓实为非法捕捞
-
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_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内容
-
8月26日2023健康中国清咳行动杭州建德站顺利举办 具体是什么情况?
-
西部策略:黎明前的黑暗 等待顺周期破局
-
Switch销量打破记录 《吸血鬼幸存者》火爆全球
-
新时代赣鄱先锋|用心用情守护一方平安
-
开工!“追光计划”再添新项目
-
高铁司机工资是多少 高铁司机工资多少
-
点赞!武汉新洲区知联会免费为居民送医、送药
-
龙门镖局李晨第几集出现(龙门镖局姚晨第几集)
-
洛阳钼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八成 称通过“权益金大考”
-
又一粉丝买到国行iPhone14Pro Max扩容机,不仅贬值、还无保修!
-
字母哥未表态以后肯定留雄鹿 分析他的未来去向
-
真正的危机是投资者的情绪危机
-
大港股份08月25日被深股通减持57.7万股
-
「深度」当下郑州什么地段的房子还值得关注?
-
RB莱比锡vs斯图加特:奥尔莫、波尔森首发,努贝尔、扎加杜出战
-
捷豹路虎携豪华阵容登陆成都国际车展
-
火炬电子: 火炬电子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公告
-
印度探测器有没有登陆月球 印度探测器为何能首个着陆月球南极 基本情况讲解
-
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马清升被查: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、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
-
diskgenius合并分区提示簇(diskgenius合并分区)